今年是中國天安門事件30週年,德國相機大廠萊卡(Leica)用這部影片向這些透過鏡頭讓我們得以「看見」的攝影師們致敬。影片製作是由知名的廣告行銷公司「上奇廣告」(Saatchi & Saatchi)負責,他們在過去也替萊卡拍了許多得獎的廣告作品。
➤ 影片連結:http://bit.ly/2KNRQvl
➤ 新聞連結(有影片內容說明):http://bit.ly/2vky2W1
五分鐘的影片中,那些充滿恐懼與黑暗的情節,像被漫過口鼻的潮水包圍般讓人窒息。然而很多人都忘了,其實台灣過去也曾經是這樣的,我們也經歷過那個隨時會被噤聲、被認罪、被消失的年代,一個儘管治安相當差、例如每年故意殺人案件數是現在三倍之多,仍然要「被相信」是純樸安定的一個時代。
幸好,我們都走過來了。
很難想像,歷經了數十年民主自由的追求與奮鬥,成為今天美國人口中「民主政治典範」、「世界一股良善的力量」的台灣,在40年前和美國斷交時,在「自由之家」的報告中,自由度和中國僅有一線之隔,民主程度更是和蘇聯、東歐等共產國家歸為一類。
許多當年參與《台灣關係法》制定的官員、議員和學者們,在最近慶祝四十週年的相關會議中都紛紛表示,那時完全沒想過有一天台灣居然會走向民主,能夠在40年後成為自由世界的一員,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夥伴。不過,過去我們也曾寫過不少次,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中,美國的許多政治菁英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例如,國會議員們在許多海外台灣人的努力奔走下,通過了很多直接施壓獨裁政府的議案,為台灣的民主運動提供柴火。這40年間,美國對台灣的承諾不變,反而是台灣徹底改變了,變成了一個亞洲閃耀的民主典範,使得美國不得不作出回應。今日我們看見的美台關係升溫,近因雖然是美國開始全面防中,但台灣人對於民主自由的追求與擁抱才是真正持續穩定的推力。
然而,民主不是沒有敵人,過去有反對總統直選的人選上了總統,現在也有想和威權國家一國兩治的、說民主不能當飯吃的人要出來選總統。台灣在追求獨立自主的道路上,就像切割打磨鑽石的過程般,需要不斷地遭遇這些艱難、甚至近乎諷刺的選擇與挑戰。越是關鍵的時刻,受到的干擾和阻礙就會越大。
2019是標誌性的一年,除了是「美台斷交40週年」、「美中建交40週年」、「台灣關係法40週年」之外,同時也是「圖博抗暴60週年」、「六四天安門30週年」、「東突厥七五事件10周年」、「台灣太陽花運動5週年」以及「香港雨傘運動5週年」。
台灣人準備好了嗎?
————
4/19更新:
負責影片製作的公司Radioaktive Film已經把影片下架了。自影片發佈之後,負面聲浪便在網路發酵認為影片辱華。然而,最後以下架收場的決定反而更諷刺地呼應影片中試圖要控訴的事:「僅僅只是了解真相,在極權統治的國度中,都是需要被消失的」。
事實上,萊卡在慶祝創立100週年的短片中(也是由Saatchi & Saatchi負責行銷製作)也有出現六四的坦克人,而且還在2015年坎城創意節獲得獎項。不知道該影片會不會又被挖出來下架。https://bit.ly/2Gpldic